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易欲明象春秋欲明书
法吴临川喟叹以为前无古后无今今之索解为时文
者不然蹄筌之说痼于辅嗣互体之学黜之马 郑易
(第 5a 页)
而止)
  荀崧(字景猷颍川临颍人/秘书监光禄大夫)
   请置博士疏(元帝简省博士仪礼公羊谷梁及 郑易
皆省不置崧以为不可乃上)
    (疏/)
自丧乱以来儒学尤寡今处学则阙朝廷之秀仕朝则
废儒学之俊昔 …… (第 12b 页)
人今
五经合九人准古计今犹未能半宜及节省之制以时
施行今九人以外犹宜增四愿陛下万机馀暇时垂省
览宜为 郑易
置博士一人郑仪礼博士一人春秋公羊
博士一人谷梁博士一人昔周之衰下陵上替上无天
子下无方伯善者谁赏恶者 (第 14a 页)
嫌之事贤者
且不为况圣人乎愚则曰齐人来归郓欢龟阴田实吾
圣人之功但左氏以三邑为汶阳田则非也
   鲁 郑易
按许田乃许国也今许州许昌县是也许乃周公朝宿
(第 43a 页)
   丁小疋(杰)校本郑注周易序(庚子)
郑康成注周易九卷唐书艺文志作十卷至宋崇文总
目则仅有一卷而已晁陈两家皆不著录南宋说易家
所引用已非全文至于末年四明王厚斋乃复为之裒
辑以成此书明胡孝辕附梓于李氏集解之后故凡巳
见集解者不录姚叔祥更增补二十五则
皇朝东吴惠定宇(栋)复加审正蒐其阙遗理其次第益
加详焉盖说经之道贵于择善而从不可以专家自囿
况易含万象随所取资莫不具足 郑易
多论互体系辞
传曰杂物算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又曰物相 …… (第 2b 页)
小畜之舆
说辐当作輹夬之壮于頄当作頯一一正之又王氏次
序本多颠错胡氏惠氏虽迭加更定而仍有未尽今皆
郑易
本文为之整比复摭补其未备者若干则扶微
振坠使北海之学大显于世此厚斋诸君子之所重有
望于后贤者而丁君实 (第 3a 页)
郑易
田之议阅二世而始成则犹难于专地也郑不
敢县许而使大夫监之则犹疑于灭国也泰山之有祊
则巡守之迹犹可复也 (第 15b 页)
 伪托之章句为费氏耶荀爽亦注费氏易者其义又
 特异或者费氏本无训说诸儒斟酌各家以通之马
 郑荀各自名家非费氏本学也 郑易
之于马犹诗之
 于毛然注诗称笺而易则否则本之于马者盖少矣
 今马传既亡所见者仅训诂碎义就其一隅而反之 …… (第 19b 页)
  丁小疋郑氏易注后定序
自王弼注兴而易晦自孔颖达正义作而易亡宋之季
年学者争说性命莫不以王孔为本杂以华山道士之
言而王伯厚氏独尽心郑注蒐辑阙佚汇为一书可谓
伟矣自是之后盖五百馀年而得惠定宇氏始考郑氏
爻辰增补伯厚集注所未备然后天下知有 郑易
又数
十年丁君小疋从而定之正其违错补其阙漏次其篇
章然后郑氏之易大略具焉方今士以不习郑学为耻 …… (第 27a 页)
陋也吾以知伯厚之于 郑易
概乎未有闻也定宇氏说
爻辰是矣虽然爻辰者郑氏之所以求象而非郑氏言
易之要也郑氏之学尽于爻辰而巳乎记曰 (第 28a 页)
  释且
说文训且为荐字属象形(段若膺大令日仪礼郑注/公羊何注皆云且字如伯)
(某仲某某是且字某以荐伯仲也古文尚书黎民俎/饥 郑易
俎为阻盖尚书本作且故今文家作祖古文)
(家作阻此皆/训荐之义)元按诸古谊且古祖字也古文祖皆且
字商文 (第 11b 页)
雅后进才学之士执经请业舟车错互屦满户外
士藉品藻以成名致通显者甚众公治经与惠栋同
深汉儒之学诗礼宗毛 郑易
学荀虞言性道则尊朱 (第 18b 页)
 

卢令。 鬈。
毛训鬈为好。而 郑易
以谓权。权勇壮也。其意以为且者辞兼二事。鬈是好貌。与美一也。故引巧言章无拳无勇。易之为权。然鬈与拳字 …… (第 434H 页)
 鹿鸣。 示。
毛之训示谓以先王至美之道。诚允叶。而郑笺示当作寘。其意卷耳,大东。并有周行之文。皆为周之列位。此不得异。且古者示寘声近。故改易传文。然嘉宾即

在位之人。复何所寘。不如毛说之为长。
 采薇。 腓。
毛训腓为辟。盖谓小人依此战车。以避前敌来战之患。 郑易
之为庇者。其意以为君子所依。依戎车也。小人所腓。亦当腓戎车。安得避患义哉。然避与依义不相远。得程子说 …… (第 435H 页)
 召旻。 溃。 频。
毛训溃为遂。言申遂而盛也。郑改以汇。引易拔茅以汇之句也。然毛义自明。何用改为。下有无不溃止。亦不可并称汇。故此文异之。谓茂貌。终涉回护。

毛训频厓也。 郑易
频作滨。谓厓犹外也。然古多假借。或通用。何必破之。
 思文。 立。
毛于立无训。然无破字理。盖言其存 (第 437L 页)
  

鹿鸣
此诗之旨。在乎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周行者。先王之至道也。先王之至道。文王之所自饬。然不自满假。求益如此。此所以为圣也。夫笙瑟以乐之。束帛以将之。无一不发于诚。故彼亦乐告以善道也。是以德音孔昭。示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故乐之甚。更以旨酒而燕之。欲其和于心而忠告之不已也。 郑易
毛传以为示。当作寘。周行。周之列位。此虽臣其所受教之义。然未之学而先示臣之意。似非圣人之事。郑氏盖牵 …… (第 426H 页)
。特弊箄之救黄河也。其可得乎。徒有忧心而已。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毛云。父母谓文武也。我。我天下也。 郑易
之曰。父母生我。何故不长遂我。而使我遭此暴虐而病。较毛似捷而易解。故集传从之。
谓山盖卑。为冈为陵。 …… (第 435H 页)
郊牧野乃誓。毛,郑各一解也。然王肃申毛曰。甲子昧爽。与纣战。不崇朝而天下清明。无复浊乱之政。孔颖达申 郑易
传之意曰。引牧誓。證清明之时。是昧爽之义。然毛云。会甲者。会甲子之朝。非训甲为会也。毛,王之训。见其 …… (第 447L 页)
亦保者。持之纯也。皆诚之所著而敬之所出也。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旧说以为大疾害人者。不绝而自绝也。 郑易
毛以烈为厉。而训以病曰。厉假之行。不已而自已。言化之深也。集传不取者。似以其拘也。吕东莱云。遭大难而 …… (第 449H 页)
责之也。王欲玉汝。是用大谏者。讽之也。上既言绌不肖而息祸乱。下又言修德而出治。遏寇虐也。
柔远能迩。 郑易
毛以为能奴代反。犹侞也。释文又云侞捡字书未见所出。盖齐语也。如楚之云些。蔡之云承也。郑好用齐语。以是 …… (第 453H 页)
既有淫夷。降福孔夷者。望而想慕之辞也。亦白者。毛云。亦周者。亦如我周自乘所尚。盖周则赤。而殷则白也。 郑易
以为亦。亦武庚也。武庚为二王后。乘殷之马。今微子代之。亦乘殷之马。其说似拘矣。集传亦语辞。修其礼物。 (第 461L 页)
当以毛说为长。集传云。周行。大道也。亦毛义也。
采薇之小人所腓。毛云。腓。辟也。言小人依战车以避患。 郑易
以为庇。盖以君子立乘。故曰依。小人将车。故曰庇。然避与庇。皆一义也。集传引程子腓随动之说。而义益明。 (第 492H 页)
几而梅赜之古文尚书出矣。东晋太兴嗣。周易王氏。尚书古文孔氏。左传杜氏。各置博士一人。而仪礼公羊谷梁及 郑易。
竟省而不置。自是以后。南北分裂之际。好相互有不同。江左易则王辅嗣。尚书则孔安国。左传则杜元凯。河洛易 (第 26L 页)
   挽李进士(有白)
   寓在白洞春正感事(乙亥)
   挽元美
   挽李士元(源行)
   挽海之
   挽 春秋
子郑易之(易简)
   挽李善长(时元)
   哀流子
   元正书事(丙子)
   中敏侄。课冠童 ……   与东岩柳公
   与东岩柳公
   答丁声伯
   与李稚春(㙖)
   与金公叔
   答李致道(丙午)
   
答郑易之
   答柳井瑞(星休),明瑞(廷烨)
   与洪倅(大渊)
   与南宗伯
   答南宗
先陆机龄。君能读破马氏书。世上才子君无畏。人间福亨谁主玆。万事无那瞑目后。呜呼哀哉柰海之。
挽春秋子 郑易
(易简)
瘦筇兀嵂高过头。纳纳堪舆莞笑休。一路槐黄车马里。相逢惊顾海山秋。
儿能耕养妇陈羞。八耋瞬 (第 575H 页)
。以求针砭。如以为可复。向后赐书。万望一一斤正。以惠离索。亦所谓无益于人。必益于己者。如何如何。
郑易

春初。执事以龙汉家遭先帧绛云之灾。远辱垂问。遍及相知。山间夐僻。不及以时承拜。顷在白洞。与乐善族 (第 591H 页)
   八月之下旬。展省两亲墓。瞿瞿而来。忽忽而归。仍念小子之衰病如许。踰岭涉川。能得几回往来也。悲怆之怀。又倍于前。遂吟一律。
   边孝子焚 黄 礼席。
郑易之(易简)有诗。谨次其韵。(并序)
 疏
   屏山书院请额疏(代道儒作)
   应 旨求言疏
南北邱。音容如昨日。霜露已今秋。落落家门替。悠悠世事浮。心怀无处诉。斜日涕空流。
边孝子焚 黄礼席。 郑易
(易简)有诗。谨次其韵。(并序)
    原城边公。以孝特闻。是年秋。 上赠之以童蒙教官。尽异数也 (第 193L 页)
   俛庵李丈(㙖)
   卧隐金令公(翰东)
   南厓成令公(彦楫)
   挽金圣为(宗铎)   
郑处士(易简)
   挽金都事(直)
   挽丁孟晋
   挽金天叙(龙范)
   挽张正汝(中矩
权幼极,金稚吉。一榜擢第。相继倾逝。吾人又何以不第为恨哉。幼极君之妹婿友直。又其族父。故并致悼惜之意 。)
郑处士(易简)
无弦朱瑟有希音。真率风流坦易襟。川出黄池将达海。云横白岭未成霖。性耽山水诗仍富。号 (第 452H 页)
   挽词[郑志简]
   挽词[金熙成]
   挽词[金熙稷]
   挽词[权思晦]
   挽词 郑易
简]
   挽词[权思勖]
   挽词[李周桢]
   挽词[李承淳]
   挽词[琴养淳]